中国物理学会是由全国物理学工作者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也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的群众性学术团体,设立有学术交流委员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出版工作委员会、物理教学委员会、物理名词委员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和办公室八个工作委员会和一个办事机构,其组成还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物理学会及31个分会、专业委员会。
中国物理学会的宗旨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提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尚,积极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促进物理学和有关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物理学和有关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物理学和有关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
表面物理与化学实验室是集金属与气(固、液)界面反应特性及腐蚀性能研究、金属表面改性及防腐蚀技术应用研究、金属或合金组织、结构、应力与力学性能研究、氢(及同位素)和氦在金属中行为特性研究于一体的专业重点研究机构,主要从事金属与相关材料和环境气氛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相容性以及为改善界面相容性的表面改性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部分探索性强的应用研究,同时涉及能源材料、超导材料、光伏材料等功能材料的相关基础研究。
表面物理与化学实验室在国家支持和自筹经费的情况下,装备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材料制备与分析测试设备,致力于建立材料相容性技术研究的基地,培养具有金属材料相容性技术研究及异种材料表面、界面特性系统研究能力的高水平专业研究人才,为提高相关材料研究水平和相关材料部件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撑。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是中国科学院对外科技交流的服务性机构,也是一个训练有素、组织有力、一专多能、配套服务的涉外服务机构,主要从事组织国际科学考察、境外培训、举办国际会议与展览、办理护照签证、代理出国财务与外汇管理等工作,并与国内外众多研究所、学会、协会、基金会、学术团体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覆盖面广、运作便捷灵活的外事服务网络。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现设有护照签证部、会议展览部、综合事业部、科学发展研究与规划部、科技合作部、财务部和办公室七个部门。其中护照签证部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对外窗口,始终坚持以为科学家服务为宗旨,着力通过灵活、快捷、多样的形式办理出国出境手续,以保障他们及时投入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中。
中国植物学会是由全国植物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结合,依法登记成立的公益性、学术性和全国性的非营利法人社会组织,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属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以及发展中国植物学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和最高学术权威性组织,在我国植物学科发展战略,编纂植物学文献,全国性学术刊物的编辑与发行,以及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承担了大量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中国植物学会目前在全国29个省、市及自治区设立了地方性的植物学会专业团体,内设植物分类与系统进化专业委员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等9个专业委员会和古植物学分会、植物园分会、苏铁分会等5个分会,以及组织工作委员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等6个工作委员会,致力于为我国植物科学工作者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了解国内外植物科学研究进展,促进我国植物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国家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和清华大学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吸取合作双方的科技和产业优势,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开展先进核电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科研机构,由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作为其运营载体,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模式,主要围绕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承担CAP1400关键试验验证、共性基础技术及更大功率堆型的预先研究,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先进的试验验证平台。
国家核电技术研发中心在重大专项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先进研发平台和科技成果,开展中小型系列压水堆的研究与试验验证、核电核心软件研发与试验验证;开展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开展核电基础理论与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开展广泛的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面向国内外开放的核电关键技术和基础技术研发平台。
北京机电研究所是由国资委管辖的大型科技集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直属转制院所,也是国内从事锻压、热处理和模具技术研发与技术转移的主导科研机构,以及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利示范单位、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套技术集成开发应用科研项目,技术服务主要集中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电力、材料冶金等行业的精密成形与改性处理。
北京机电研究所建有精密成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清洁热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械工业近净成形工程实验室、机械工业汽车零部件成形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和行业技术创新平台,也是中国锻压、热处理、模具行业的技术归口单位,全国锻压学会、全国锻压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全国热处理学会、全国热处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中国模具行业协会均设在该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是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始终把服务公益事业、推进行业技术进步作为己任,面向全国的建设事业,以建筑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致力于解决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负责编制与管理我国主要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行业所需的共性、基础性、公益性技术研究,承担国家建筑工程、空调设备、太阳能热水器、电梯、化学建材、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及产品认证业务。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拥有北京和廊坊两个研发基地,科研及业务工作涵盖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抗震、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环境与节能、建筑软件、建筑机械化、建筑防火、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专业中的70个研究领域。
河北省冶金学会是由全省冶金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行业科技组织,其主管单位是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业务指导单位为中国金属学会;挂靠单位为河北省冶金研究院,理事长单位为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学会现有78个团体会员单位,涉及省内国有、民营、中外合资的冶金企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
河北省冶金学会下设冶金矿山、炼铁、炼钢连铸、压力加工、耐火材料、炼焦化学、金属材料、冶金检测、有色金属、冶金设备、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冶金建筑、冶金能源安全环保、宽厚板、炭素、科技信息、标准,学术评审、继续教育与科普、冶金人力资源安全环保、冶金轧辊与配套装备、冶金铸造、钒钛综合利用、《河北冶金》编委会等23个学术专业委员会。
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创建的目前国内一流的特色研究中心,也是国内知名、具有鲜明研究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依托中国石油大学的行业资源和学科优势,以国际能源舆情研究及产油国国别研究为重点,利用外国语学院现有七个外语语种人才和中国石油大学国际石油政治研究中心、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多人文学科资源与人才优势,致力于打造国际能源舆情研究高地。
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围绕国际能源舆情和产油国国别的研究和应用开展工作,依托中国石油大学优势学科和丰富的企业资源,取得若干项标志性研究成果,为国家和能源企事业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的国际化及能源信息传播提供支持,为社会输出高层次的研究人才,已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多语种、跨学科、高水平的国际能源舆情信息监测和产油国国别研究基地。
火力发电技术研究中心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在教育部电力节能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以及在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成员单位的大支持与帮助下,依托华北电力大学建设的国家级火力发电技术大型创新研究平台,聚集了包括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团队,主要开展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
火力发电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了五个大型创新研究平台,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研发基地,紧密围绕火力发电安全、高效和清洁运行的战略需求,掌握了电力生产过程中诸多的关键核心技术,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成果,引领和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实现了火力发电过程的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辐射与推广的一体化创新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