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师范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学校,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倚风景秀丽、文化底蕴独特的千山风景区,西北望气势宏伟的四十里钢城。学校始建于1958年,1978年恢复建立鞍山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12月11日升格为鞍山师范学院,2004年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建校50余年来,学校秉承“博雅兼上 知行合一”的校训,为国家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4万多名优秀毕业生,遍布了祖国的各条战线。
安阳工学院安阳工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安阳市。安阳西依壁立千仞的巍巍太行,东临沃野千里的茫茫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京港澳高速、京广铁路、107、106国道贯穿全境,交通快捷便利;是岳飞故里、周易发祥地、甲骨文的故乡和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所在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宝鸡人口网是由宝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主办,市人口信息中心承办的政府门户网站,是向社会公众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为各级领导、计划生育部门和相关部门提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方面信息服务的新型媒体,也是市政府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方面联结人民群众的纽带。
宝鸡人口网目前设有人口新闻、宝鸡人口、流动人口、人口数据、政务公开、政策法规、通知公告、信息公开、健康天地、网上互动、场景服务、办事指南、公开回复、社会保障、人口博览、走进宝鸡等主要栏目,将社会各界关注的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奖励扶助等计生惠民政策在网上公开并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更好的为育龄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人口计生资讯服务。
遵义师范学院位于闻名中外、有“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美誉的革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学院本部座落在凤凰山麓、湘江河畔,湘江河绕校而过,三面环水,绿荫如带,成就了校园优雅的环境。青青凤凰山,悠悠湘江水,在山与水的交融中,校园具有了独特灵性。
安吉水利网站是由安吉县水利局主办的县水利系统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主要包括对外公开水利工作的各类信息事项,及时发布水利建设管理动态,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台风情况及水雨潮情信息,公开审批事项及办理情况,公开招投标信息,受理公众对各类投诉举报等。
安吉水利网站作为安吉县人民政府阳光政务的组成部分,以政务公开、为民服务为核心,致力于为公众及时提供全面的安吉水利政务信息,利用水利视频、特色栏目宣传普及水利知识,网站的公众互动栏目为政企沟通、政民沟通提供了方便。
1958年9月,吉林化工学院在新中国“一五”建设的热潮中,伴随着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的诞生而成立。学校曾隶属于原国家化工部,2001年归属吉林省政府。现已发展成为工、理、经、管、文、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唯一一所化工类高校,形成了“校企合作,育人成才”的鲜明办学特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高陵一中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昭慧路南端,是西安市重点中学、陕西省标准化高中,也是一所底蕴深厚、环境优美、设施精良、校风严格的现代化中学,其前身为创建于1942年的高陵县立中学。
高陵一中占地96671平方米,校舍面积46289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人文气息浓厚,是一所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和谐统一,校园布局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功能设施与人本情趣紧密结合的现代化园林式学校。现有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00余名,专任教师237人。其中高级教师84人,一级教师99人,雄厚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远东二中创建于1972年,地处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陕西省西安市,坐落在市区大庆路西段丰隆路,原为西安远东公司第二子弟学校,现是陕西省标准化高中、省校本教研先进学校、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西安市重点中学,也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完备、质量一流的区属公办完全中学。
远东二中占地面积约38亩,教学楼建筑面积2434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个教学区,教室、功能室设备齐全,设施先进;校园环境清洁整齐、美观大方;内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有序。现有86个教学班,在校生4700多人,教职工290人。其中高级职称88人,中级职称102人,雄厚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杏林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辽宁中医药大学创办的以培养中医药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独立学院,依托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学科基础,根据现代中医药技术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及方向,面向全国招生,并依托辽宁中医药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新机制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努力建设成国内一流的中医药类独立学院。
杏林学院目前设有中医、结合、针灸推拿、护理、药学等5个系,分别开设: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药事管理学等专业,形成了以临床专业为主体,中西医结合、护理、药学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中医药特色教育的办学格局。